当前国际背景下,博物馆该如何在新时代下实现创新发展?
创新,是一个愈久弥新的话题。为了回应21世纪以来社会对博物馆的新需求、新期待,2019年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发起关于博物馆定义的第九次修订的倡导,而这一倡导被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安来顺称为“近年来国际博物馆领域最大胆也最富有争议的创新探索”。2019年10月22日,在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馆召开的当代博物馆创新发展学术论坛上,安来顺通过回顾这一事件,与参会者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通过观察分析这一世界范围的讨论,可以为当前中国博物馆理论建设呈现一个鲜活的国际坐标。
那么,在当前的国际背景下,博物馆又该如何在新时代下实现创新发展?为此,国内外近50位博物馆领域的代表从自身经验出发,围绕“创新”这一主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以及本馆的探索经验。在此,弘博网择其二三与大家分享。
一、精确定位
正如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定义持续修订,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博物馆对自身定位的精准,也关乎着博物馆的有效发展。而此次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馆的建设,不失为现代化博物馆建设的典范。据院长严洪明介绍,安吉馆于2014年开始建设,与杭州馆如何差异化发展,是建设之初馆领导所考虑的问题。考虑到新馆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当下文旅融合的趋势,安吉馆定位科普教育与休闲体验相结合,充分利用郊区土地优势,打造馆园模式自然博物馆。而在建筑方案比选中,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公司德国戴卫·奇普菲尔德事务所“建筑长在山坡上”的设计理念,与博物馆的诉求不谋而合。在展览内容上,博物馆遵循“国际视野、中国特色、浙江元素”的策划理念,在国内自然博物馆界首设自然艺术馆展厅;建设生态馆,追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最明显的浙江元素在地质展厅,地质展厅采用地质叙事的方式,从“古老的浙江大地”“浙江‘金钉子’的故事”盆地与火山的世界”“现代地貌形成及史前浙江人”四个单元呈现了一系列浙江大地的故事,以小见大,认识地球等。基于此定位,安吉馆发展规划中,计划特别发挥其文旅融合的优势,打造科普研学项目品牌,争创长三角地区“研学游”特色基地。据悉,安吉馆仍留有发展空间,未来或增建“天文馆”“花卉馆”。
浙江自然博物院地质馆
浙江自然博物院恐龙馆
与之不同的是广西自然博物馆的“研究型博物馆”定位。据副书记莫运明介绍,广西自然博物馆于1989年从广西省立博物馆自然科学部分离出来,独立建制并正式对外开放。由于馆藏标本较少,自然标本的采集、征集成为该馆的主要工作任务。在征集的同时,对馆藏标本的研究也顺势展开,并逐渐发展成为以本地自然资源为研究对象的原创性研究工作。近二十年来,累计开展各类科研课题40多项,发表或合作发表科研论文 198 篇,学术专著 12 部。莫运明表示,广西自然博物馆虽因客观硬件条件限制导致观众数量有限,但通过发挥人才优势,专注于学术研究,也同样推动博物馆专业领域的学术发展,最终实现服务公众。
广西自然博物馆
二、重视博物馆的使命
使命陈述是博物馆对自身使命的规范性描述和表达,在国际博物馆界,多数博物馆有着自己清晰的使命愿景,直接影响着博物馆的建设方针、办馆理念、未来趋势、业务工作等。同时,博物馆的使命是动态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博物馆可持续发展。而在此次论坛上,摩纳哥亲王阿尔贝一世基金会海洋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帕特里克·皮古特便表示,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任务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发生演变。为了继续发挥其作为宣传、调解和地球守护者的作用,由阿尔贝一世亲王创建于1910年的摩纳哥海洋博物馆,在其建成100周年后,便对其中心任务重新进行定义。经综合协商,摩纳哥海洋博物馆将其任务重心转移到调解上,以确保科学家、决策者和舆论领袖、公司、赞助人、教师、年轻一代以及公众之间的联系,如2018年新开的常设展览“摩纳哥与海洋”,采用独特的全景展示方式,呈现了摩纳哥的组织为了解和保护海洋所做的行动。
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孙维新认为,新时代下自然博物馆具有新面貌和大抱负,不只是展示标本收藏,更要呈现人类希望。孙维新表示,自然博物馆展现的是一个具体而微的宇宙,一般包括动物、植物、地质、人类四大传统领域,博物馆从中探究它们与人类的关系;而当前,自然博物馆应将对宇宙太空天文的认知纳入其中,因其天然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同时对天文领域的探索也将深刻影响并更新人类对生命的认知,以及改变未来人类生活的方式。
北京自然博物馆刘林德则从生态文明的视角,阐述了我国提出的这一概念对国内外自然博物馆界再定义自身使命的影响。
北京自然博物馆
与此同时,目前我国博物馆普遍对博物馆使命、愿景、目标、宗旨等概念尚无明确区分,多数博物馆缺乏确立使命的意识,整体呈现“使命真空”的现象。而在新时代下,博物馆应该愈发明晰自己的使命与定位,并致力于宗旨使命个性化、差异化发展。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黄洋认为,博物馆可根据自身情况,以“五个要点、四个步骤、一个观念”为原则,去表达自己的使命。
五个要点
目的:我们为什么存在
价值:我们的信念
目标:我们要发展成什么样
功能:我们的作用是什么
观众:我们为谁服务
2四个步骤
构建团队、研究博物馆、收集反馈、使命完善
3一个概念
使命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三、研究,博物馆发展的恒动力
研究作为博物馆的四大职能之一,清晰地名列于博物馆的定义中,被认为是博物馆的主要业务之一。但在博物馆被多元定义的今天,离观众距离遥远的学术研究,似乎始终处于存在而又不突出的尴尬位置。研究除满足学术发展的需要,它是否能带给博物馆明显的改变?
日本福井县立大学恐龙研究所所长、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特别馆长东洋一以自身博物馆为例,说明了研究对博物馆发展的推动力。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成立于2000年,其背后的学术支撑则是1989年开始的福井县胜山市的恐龙化石调查和挖掘项目,此项目一直持续到现在。博物馆开馆后,一方面持续推动恐龙化石的调查研究,及时公布研究结果,如描述命名福井县发掘的5种恐龙化石;另外一方面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中国和泰国等进行合作,展开恐龙调查研究,并将研究成果通过展览和科普活动呈现给观众。据博物馆观众数据反映,博物馆的年访问量受调研项目变化的影响明显,当有重要的研究成果公布,博物馆的参访量也随之明显增加。据东洋一介绍,得益于博物馆持续推动的研究项目,目前恐龙博物馆的年参观量已近100万人次,超过福井县常住人口数量(80万),且80%非本地居民。
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入馆者年变化
瑞士日内瓦自然博物馆地球科学部主任莱昂内尔·卡文则介绍了历史藏品研究的意义。2020年日内瓦市自然历史博物馆将迎来200周年纪念。在这200年中,博物馆的标本藏品从诞生之初的几个古董柜中的标本,蜕变为瑞士最大的标本收藏地,目前标本总数约1500万件。其中,最古老的标本是18世纪下半叶德鲁克兄弟发现的化石,以及在当时的科学辩论中作为物证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化石。卡文表示,这些标本虽然年代久远,但对其的研究在当下仍有重要的意义。正是因为博物馆两个多世纪以来,一直重视藏品研究和新藏品的征集,使日内瓦成为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的一个独特和不可替代的地方。目前,博物馆每年约有30万人次的参观者。
瑞士日内瓦自然博物馆
四、与时俱进,跨界融合
跨界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关键词之一,而在博物馆内,跨学科交流也越来越被大家认可。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助理教授沈辛成认为,考古文物类博物馆可通过引入科技史,丰富陈列展示。
而河北博物院作为历史文物类博物馆,则率先探索了与自然博物馆的跨领域合作。据院长罗向军介绍,河北博物院自2014年新馆开馆以来,连续五年与多家自然博物馆合作,于寒暑假推出适合青少年参观的“自然故事”系列专题临展以及配套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河北省长期缺乏自然类专题博物馆的不足;同时,博物院也在培养着自己的青少年观众群体。目前,河北博物院正在与天津自然博物馆、泥河湾博物馆联合策划“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北疆博物院植物科学画”,此展将于2020年春节推出;同时,河北博物院也与浙江自然博物院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一合作也将在未来引领双方以馆藏资源为依托,从自然和人文双重视角探索去适合双方的展览活动。
河北博物院自然故事展
在论坛上,浙江省博物馆首席专家陈浩以“高质量博物馆散论”为题进行了发言。在他看来,目前我国博物馆界实行的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的八个方面:组织管理、藏品管理、科学研究、陈列展览、社会教育、文化传播、观众数量、公众评价,是相对合理的评价体系,可当作高质量博物馆的评判标准。上述博物馆中,多数博物馆已在其中,然而在当前社会环境和语境变迁的时代背景下,跻身高质量博物馆行列应不是任何博物馆的终点,如何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始终保持不断探索的脚步,更是博物馆需要思考的关键所在。
图片来源于网络及论坛现场PPT
编辑:哈郁#国旻
研讨|近300位博物馆业内代表聚首安吉,探讨当代博物馆创新发展
文创|陕西历史博物馆:《2020陕博日历•彩陶中华》正式发行
喜讯|海南省博物馆首挂4A级旅游景区
合作|百度百科博物馆计划正式签约俄罗斯冬宫博物馆
研讨|“使命—博物馆教育的责任与情怀”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展讯 | 190件甲骨证古泽今,国博馆藏甲骨第一次大规模展出
曲高亦和众——文化遗产大众化传播论坛在洛阳举行
项目|博物馆公开招标项目汇总(10-4)
关强:博物馆是传承发展古都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
今天!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
科普场馆如何用文化丰富科学,用艺术讲好科学故事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